歡迎來到現(xiàn)代與經(jīng)典,讓教育人生更絢麗!
40、一根圓柱形木料,長1.5米,把它沿底面直徑平均鋸成兩部分后,表面積增加了600平方厘米。這根木料的體積是( )立方厘米。
41、3.25小時=( 。┬r( )分
42、圓柱的高一定,它的底面半徑和體積成( )比例。
43、六年級二班有學生40人,缺席2人,缺勤率是( )。
44、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相等,它們的高的比是1∶30,底面積的比( )。
45、如果A×5=B×6,那么A/B=( )/( ).
46、用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拼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,至少需要( )塊,排成一排共有( )厘米長。
47、a:5=b,a與b的最大公約數(shù)是( )。
48、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8份,每份占總重量的( )/( ),每份重量是1千克的( )/( ),5千克占總重量的( )/( )。
49、0.1噸∶50千克的最簡整數(shù)比是( 。∶( 。,比值是( 。。
50、一個圓柱的高是5分米,沿底面直徑剖開可得兩個正方形的剖面,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( )分米。
51、一個圓錐的底面周長是18.84厘米,高是6厘米。從圓錐的頂點沿著高將它切成兩半后,表面積之和比圓錐的表面積增加了( )平方厘米。
52、10克鹽溶入100克水中,鹽水的含鹽率約為( )。
53、把一個長、寬、高分別是6厘米、5厘米、4厘米的長方體截成兩個長方體后,這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最大是( )。
54、2.25小時=( )小時(填分數(shù))
55、甲數(shù)是乙數(shù)的倒數(shù),乙數(shù)擴大10倍后是30,甲數(shù)是( )。
56、車輪的直徑一定,所行駛的路程和( )成正比例。在一定時間內(nèi)制造一個零件的時間和制造零件的個數(shù)成( )比例。
57、根據(jù)實際情況用不同的方法取近似值。(得數(shù)保留整數(shù))
(1)做一節(jié)底面直徑為2分米、長8.5分米的煙囪,至少需要( )平方分米鐵皮。
(2)圓柱形容器,底面積是2.8平方分米,高是0.6分米,這個容器可以盛水( )升。
58、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厘米,長、寬、高的比為7∶5∶3,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( 。┝⒎嚼迕。
59、做同樣的一個零件,甲用1/4小時,乙用1/6小時,甲與乙的工作效率的比為( )。
60、根據(jù)“投資增加30%”,可以把( )看作單位“1”。
61、一個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,它的頂角是( )度,這個三角形叫做( )三角形。
62、有一根20厘米長的鐵絲,用它圍成一個對邊都是4厘米的四邊形,這個四邊形可能是( )。
63、一座鐘的時針長3厘米,它的尖端在一晝夜里走過的路程是( )厘米。
64、在一塊長10分米,寬6分米的長方形鐵板上,最多能截取( )個直徑是2分米的圓形鐵板。
65、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至少需要( )個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,需要( )個可以拼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大正方體。如果把這些小正方體依次排成一排,可以排成( )米。
66、一個數(shù)的20%是100,這個數(shù)的3/5是( )。
67、六(1)班今天出勤48人,有2人因病請假,這天的出勤率是( )%。
68、一項工程,甲乙兩隊合作20天完成,已知甲乙兩隊的工作效率之比為4:5,甲隊單獨完成這項工程需要( )天。
69、A除B的商是2,則A∶B=( )∶( )。
70、甲數(shù)的5/8等于乙數(shù)的5/12,甲數(shù)∶乙數(shù)=( )∶( )。
71、把4∶15的前項加上2.5,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變,比的后項應(yīng)加上( )。
72、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為1∶3,這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比是( )∶( ),體積比是( )∶( )。
73、6/5噸:350千克,化簡后的比是( ),比值是( )。
74、把甲班人數(shù)的1/8調(diào)入乙班后兩班人數(shù)相等,原來甲、乙兩班人數(shù)比是( )。
75、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/5,乙用的時間是甲的4/5,甲、乙速度比是( )。
76、判斷成不成比例,如果成比例,指出成什么比例:
(1)、濃度一定時,水和藥的用量。( )
(2)、車輪轉(zhuǎn)數(shù)一定,所行路程和車輪周長。( )